界面新闻记者 | 杜萌
又有基金公司高管“跳槽”了。
11月13日,中航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,称副总经理邓海清因个人原因辞职,离任日期为11月13日,且无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说明。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邓海清当日也发布朋友圈表示“今天正式离任了中航基金,接下来拟加入中加基金,开启职业生涯的新征程”。
公开资料显示,邓海清是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,长期在卖方工作,先后就职于国金证券、宏源证券研究所、中信证券研究部,后加入九州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。2020年12月加入中航基金,先后担任公司首席投资官和副总经理职务。
中航基金成立于2016年6月16日,2020年5月11日,经证监会核准,公司股权结构变更为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55%;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45%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。
从卖方转型到买方,邓海清还短暂担任了中航混改精选的基金经理。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12月,邓海清在2023年12月被增聘为基金经理,和原基金经理方岑一起管理。
从基金的规模和业绩来看,邓海清的加入并未带来资金的大笔涌入。Wind数据显示,中航混改精选2023年三季度末规模为0.13亿元,2023年末规模为0.12亿元。
对比邓海清加入基金经理后的基金持仓,该基金保持了高频交易的投资方式,2023年和2024年的换手率分别为714.62%、805.22%。然而高频的交易策略并没有给基金带来突出的业绩回报。在他共管产品期间,该基金A份额回报率为-12.77%。
今年5月6日,邓海清卸任基金经理,原因是公司内部工作调整,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、首席投资官。
Wind数据显示,2023年以来,中航基金在管的公募规模迅速增加,从2023年一季度的241亿元增加至今年三季度末的604.78亿元,仅今年三季度,公司管理总规模就暴增141亿元。
这主要得益于“网红基金”中航机遇领航的业绩和规模双增,三季度,该基金净值涨幅为88.64%,基金A/C份额合计净申购37.27亿份。从持仓来看,该基金自去年四季度开始重仓AI算力板块,连续多个季度重仓新易盛(.SZ)、中际旭创(.SZ)等龙头个股。
相较中航基金,作为银行系公募的中加基金则较为低调。公开资料显示,中加基金成立于2013年3月,是第三批银行系基金公司,六家股东分别为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持股比例44%)、加拿大丰业银行(持股比例28%)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比例5%)、北京乾融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(持股比例12%)、中地种业(集团)有限公司(持股比例6%)、绍兴越华开发经营有限公司(持股比例5%)。
从两家公募的资产类别来看,中加基金和中航基金同样面临着“重固收轻权益”的发展难题。此次邓海清的加入,能否为中加基金的权益类产品添砖加瓦?
Wind数据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中加基金的在管公募规模为1360.38亿元,非货规模达到了1179.45亿元,债券基金规模为1144.52亿元,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仅为27.44亿元,占比仅为2%。而中航基金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合计为186.02亿元,占比为30.76%。
目前,中航基金正在对外公开招聘一位负责机构销售业务方向的副总经理,岗位职责要求全面负责市场部机构业务条线的日常管理工作,推进机构业务的发展。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中小公募加紧了市场化招聘总经理、副总经理的步伐。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,自2024年以来,先后有苏新基金、国新国证基金、天治基金市场化选聘总经理。和基金公司总经理大多由股东委派或推荐产生不同,公开招聘被视为更为市场化的举动。
“拟招聘一位公司副总经理(机构业务方向),要求依据公司战略制定机构营销计划,组建并管理营销团队、维护和金融机构的合作、拓展新客户等。”日前,百嘉基金正在公开招聘公司副总经理、机构营销总监/副总监等人选。
“对于中小公募来说,一位在卖方市场中有较高的知名度、能统筹协调各类代销渠道的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,绝对是梦寐以求的人才。”某个人系公募副总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,通过海选的方式招聘更加公开透明,对高管的要求也更加明确,做到双向选择,“人尽其用”。









